調查夏蓮庵 初探龍?zhí)?/b>岕
黃才中
x9NcIa9 2012年4月8日,農歷三月十八,剛好是我67歲生日。溧陽夏氏宗親要到老鴉岕調查《夏蓮庵》舊址,高中同學夏雙慶邀我同行,于是有機會來到久負盛名的龍?zhí)秾簟R蛲邢男∑阶珜懻{查報告,為此走訪龍?zhí)洞、老鴉岕、鳴桐村,并到市檔案館查閱《溧陽縣志》,搜集有關資料,敘述于后。
];n3H~2 龍?zhí)秾,在戴埠?zhèn)南3公里,疊璋重重,群山環(huán)抱,峰回路轉,曲徑幽深,物華天寶,景色宜人,以龍?zhí)渡蕉妹?span id="gwtvz9n" class='copyctrl'> U
ql|32j
龍?zhí)秾粲袧,名龍(zhí)稘,長約2公里,直通六十畝頂。《溧陽縣志》載,南溪的水就是從這里起源的,澗水由龍?zhí)断蛳陆?jīng)過十里到分水墩,二分流入宜興的百家塘,一分流入溧陽的月潭橋,再流15里出港口折向東流,出渡濟橋而入宜興。
U11bQ4ak 六十畝頂海拔348.7米,走向東北,東側為平地,古稱荊山。山頂有潭,潭水清澈,終年不涸。潭內有狀似壁虎樣動物,背褐、腹有紅斑、頭扁、四足、帶尾,人稱小龍,故名龍?zhí)渡。《建康志》載:“山下有龍?zhí),潭旁有‘龍王洞’,天旱來求雨,有靈驗!焙笕嗽诖私ㄓ旋埻鯊R。
C@7<0w 龍?zhí)秾糁車袕纳、子山、蔣山、谷山、腰鼓山、大浪山、荊山等十多個山嶺,面積約15平方公里,岡巒起伏,統(tǒng)稱龍?zhí)渡健?span id="kurdhnu" class='copyctrl'> "B^c
荊山南部的東面與西面有陡峻的山峰;東面的叫紫云巖(俗稱烏山),西峰的西面叫神墩。在荊山的東面有桃紅岕,北面有廟山岕。
荊山的南部還有白盤山。據(jù)舊縣志載,山因晉朝李盤真人在此修道而得名,又名高邃山。山上有高邃洞,洞幽深不可測。宋朝時建立了太虛觀,因此叫觀山。山的第二高峰稱仁虎峰,峰石的洼處俗稱仙人跡。舊縣志載:“李真人飼養(yǎng)了一只老虎,不吃血食!卞X自勉《登盤白山》:“孤峰高潔出塵埃,試拂春衣坐石苔。眺遠思隨雙鳥度,應時心逐百花開。野芳散地難將去,樹色臨湖欲過來。怪得山中多伴侶,鹿群呼趁不相猜!
SBNeN] 在荊山的東北有趙岕,還有兩個岡,一叫夷廟、一叫石陵,有一個嶺叫金冶。
《建康志》載,龍?zhí)渡蕉竽仙奖笨冢瑲v來為兵家必爭之地?谷諔(zhàn)爭期間,江南行署和溧陽縣政府駐于此。龍?zhí)秾糁杏写,為龍(zhí)洞。解放后,龍(zhí)洞鍨辇執(zhí)多l(xiāng)政府所在地,現(xiàn)為宥里村管轄。
龍?zhí)秾糁苓吷綆n多由石灰石、沙石組成,各種資源豐富,林、竹面積22500畝,野生中藥材百余種,森林覆蓋率90%。溧陽市龍?zhí)读謭、省軍區(qū)某部隊駐龍?zhí)秾簟?/div>
&.ENcEic 根據(jù)光緒丙申重刊《溧陽縣志》記載,龍?zhí)渡街苓呏膹R宇、寺觀眾多。龍?zhí)秾魞扔小度┾帧贰ⅰ稄V法庵》、《龍?zhí)洞筲帧、《普覺庵》!度┾帧烦踅ㄓ谒,重修于明宣德年間!稄V法庵》為元延佑初建,后并入報恩寺!洱?zhí)洞筲帧废鄠鳛閰浅酁蹰g故址。龍?zhí)渡巾斢小栋自柒帧,山腳下有《白云禪院》、《鎮(zhèn)龍院》。荊山東面建有《紫云庵》,俗稱《烏山寺》。從山建有《新慶庵》,廟山岕建有《廟山庵》。白盤山西面建有兩個禪院,即《東永寧庵》、《西永寧庵》。戴埠鎮(zhèn)宥里村原有《普陀庵》,同治十一年重建,由朱蔣氏募建。至于其他散落群山谷底的寺觀、庵廟,星羅棋布,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因其名不經(jīng)傳,或毀或湮,縣志中沒有記載。老鴉岕《夏蓮庵》也是如此,早已難覓遺跡了。
[;E~A 在溧陽市檔案館,我和夏雙慶查閱1951年《溧陽縣戴埠區(qū)橫澗鄉(xiāng)老鴉岕行政村(2)土地房產(chǎn)登記冊》(自226號至332號),在趙金保名下有基地《夏蓮安》這個名稱,其中“安”為庵字諧音,當更名為《夏蓮庵》。該基地一分六厘八,四至東、西、北皆為劉德富房舍,南為開闊地。趙金保,有子趙來庚,系借住《夏蓮庵》基地。劉德富,成分半地主,房產(chǎn)在老鴉岕村南,有草房11間,基地一畝二分八厘八毫,戶口四男四女八人(祖母陳蘭香,母李芳香,妻余秀方,弟劉德法、劉德榮、劉德金,姐劉桂芳)。登記冊中,村長楊殿初,村主任朱瑞富,登記人夏文彬(現(xiàn)居宜興張渚鎮(zhèn)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