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黃建制沿革
/:>qhRFJA: 據(jù)班固所著《漢書》記載,洮湖以南歷來是溧陽轄區(qū)。但宋、元以前,洮湖水勢浩蕩,溧陽、金壇、宜興多數(shù)圩塘尚未開發(fā)。此時,上黃地處偏僻,村落稀疏,人口不多。明洪武二十五年36萬民工筑就東壩,河道疏通,上黃區(qū)域耕地突增,民富人稠,村落大增,隸屬宜興縣,1950年3月經(jīng)蘇南行署常州專區(qū)批準(zhǔn)劃歸溧陽縣管轄。
P~redX=t@ 《宜興縣志》記載:清嘉慶2年(公元1797年),縣以下分設(shè)23個區(qū),區(qū)以下分387圖。我地上黃稱清西區(qū),在縣治西北80里:東有清東區(qū),西至洮湖,南有凵了 亭區(qū),北與金壇、溧陽為界。清西區(qū)分13圖,其中上黃鎮(zhèn)范圍內(nèi)有:六圖息字號橋口、莊后、東山、周山;七圖淵字號前化、下大圩、吉龍橋、沙家頭、三廟橋河西一帶;八圖澄字號洋渚、南塍、壽勝(以下更名為壽星渡)、八房里、木橋頭、外圩、壩里、西高頭、中段里、樓下等村莊;九圖取字號橋南、小里溝、前小村、后小村、橋西、小龍蕩、胡巷里等;十圖映字號橋東、橋北、湯莊里溝以西。此時上黃鎮(zhèn)基本上隸屬于宜興縣管轄。
/@R|*7K;9 .3qaaXeH 《溧陽縣志》記載:清嘉慶18年(公元1813年),今上黃鎮(zhèn)所屬圖為永東區(qū)(分44圖、運):黃字圖山下橋;月字圖前泗村、后泗村;閣馮場圖前疁?zhǔn)、楊莊;月二圖小胡墅;敬字圖前魯望、排蓬里;莫急公圖莫莊、莫莊圩;敬二圖尚典、后巷里;關(guān)永修圖西埝、西埝圩;曰字圖:前落霞;曰二圖:中落霞;曰三圖:后落霞;曰榮圖:落霞圩;前陳運:前堆里;合興公圖:前秀村、中秀里;溪西圖:前滸莊、中滸莊、后滸莊、莊東渚;宙急圖:談巷里、白塔里、小白塔、圩培頭;日字圖:玕東、玕西、馬家、石埠、新村里;天西圖:法新寺、泉水灣、夏林;西蕩運:談家蕩、新家莊、閘頭;史錫愛圖:東坡圩;史公運:莊基;史經(jīng)綸圖:西坡圩;了凵 后圖:南山后、龜山。
s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