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三级,网友在线 亚洲专区,亚洲免费一区,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

<sup id="zyjhp"></sup>

  • <acronym id="zyjhp"></acronym>
    1. <mark id="zyjhp"><thead id="zyjhp"><dl id="zyjhp"></dl></thead></mark>

      加入收藏 設(shè)為首頁 手機(jī)客戶端
    2. 任務(wù)我的任務(wù)
    3. 只看樓主 | 倒序閱讀 | 使用道具 | 瀏覽器收藏 | 打印 李煜、詞《相見歡·林花謝了春紅》賞析
      • 1487閱讀
      • 1回復(fù)

      李煜、詞《相見歡·林花謝了春紅》賞析[復(fù)制鏈接]

      樓層直達(dá)

      關(guān)注Ta 發(fā)消息

      法老 
      發(fā)帖
      5061
      金幣
      26260
      威望
      3569
      貢獻(xiàn)值
      14709
      銀元
      11140
      注冊時間2018-11-17
      樓主   發(fā)表于: 2021-01-18 10:30   , 來自:江蘇省 移動
      [attachment=2789509]
      五代李煜

      林花謝了春紅,太匆匆。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(fēng)。
      胭脂淚,相留醉,幾時重。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。

        這首《相見歡·林花謝了春紅》詞當(dāng)作于公元975年(北宋太祖開寶八年)李煜被俘之后。南唐滅亡,李煜被俘北上,留居汴京(今河南開封)二年多。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極大的痛苦。他給金陵(今江蘇南京)舊宮人的信說“此中日夕,只以眼淚洗面”(王铚默記》卷下)。此詞即寫于作者身為階下囚時期。李煜(937年8月15日―978年8月13日),南唐元宗(即南唐中主)李璟第六子,初名從嘉,字重光,號鐘隱、蓮峰居士,漢族,生于金陵(今江蘇南京),祖籍彭城(今江蘇徐州銅山區(qū)),南唐最后一位國君。李煜精書法、工繪畫、通音律,詩文均有一定造詣,尤以詞的成就最高。李煜的詞,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、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(tǒng),又受李璟、馮延巳等的影響,語言明快、形象生動、用情真摯,風(fēng)格鮮明,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,含意深沉,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,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(yuǎn)。
        《相見歡·林花謝了春紅》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詞作。此詞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,它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,表面上是傷春詠別,實質(zhì)上是抒寫“人生長恨水長東”的深切悲慨。這種悲慨不僅是抒寫一己的失意情懷,而且是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,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(shù)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。
      南唐后主的這種詞,都是短幅的小令,況且明白如話,不待講析,自然易曉。他所“依靠”的,不是粉飾裝做,扭捏以為態(tài),雕琢以為工,這些在他都無意為之;所憑的只是一片強烈直爽的情性。其筆亦天然流麗,如不用力,只是隨手抒寫。
       [attachment=2789502]

       “林花謝了春紅,太匆匆!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(fēng)。”起筆“林花”,但不是重點,重點卻是“謝了春紅,太匆匆”:林花凋謝,遍地落紅。花開花落幾時許?春去太匆匆。無奈啊,嬌艷的花兒怎么能經(jīng)得起那朝來的寒雨晚來凄風(fēng)?春季是最美好的季節(jié),“春紅”是最美好的物品,“紅”最美麗的顏色。這樣美好的事物突然間竟自“謝了”,而且是“太匆匆”,多么令人惋惜感嘆!以“春紅”二字代花,乃至極美好可愛之花,既是修飾,更是藝術(shù);隨手拈來,直寫事物,乃天巧人工之筆。作者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(當(dāng)然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),這就具有更豐富的內(nèi)容!爸x了”二字中所表現(xiàn)的惋惜感嘆之情本已十分強烈,然猶嫌言不盡意,復(fù)又于其后加上“太匆匆”三字著力形容,使惋惜感嘆之情更加突出。一個“太”字,責(zé)怨甚也。在后主看來,好端端的一個“四十年來家國,三千里地山河”的南唐之匆匆衰敗,頃刻滅亡,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謝嗎?這林花的形象中,深深寄托著失家亡國的悲傷。短短的六個字中,包容著極深廣的內(nèi)容。這便是所謂取一于萬而涵蓋萬有。杜甫《曲江》“風(fēng)飄萬點正愁人”,晏殊《破陣子》“荷花落盡紅英”,表現(xiàn)的都是對有情之生命面臨衰敗之際的哀惋感嘆之情,但都沒有后主這句的感情深厚。此處的“春紅”二字己遠(yuǎn)為下片的“胭脂”作根,相互照應(yīng)。時序推遷,林花凋謝,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然,“春紅”自然衰謝,雖是可惜,尚可開解,如今卻“太匆匆”地遭到“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(fēng)”、“風(fēng)刀霜劍”的不斷摧殘,于是寄予了憤慨的責(zé)怨。《紅樓夢》里林黛玉的《葬花詞》中寫道: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風(fēng)刀霜劍嚴(yán)相逼。明媚鮮妍能幾時,一朝飄泊難尋覓!焙秃笾鞯倪@句詞描寫的情景十分相似!盁o奈朝來寒雨晚來風(fēng)”這個九字長句道出了林花匆匆凋謝的原因;“朝”與“晚”、“雨”與“風(fēng)”的對舉,極盡朝風(fēng)暮雨摧殘施虐的無可抗?fàn)幹w;也抒發(fā)出了(對“物”、“我”一體的)哀嘆!“無奈”二字進(jìn)一步表顯出人們無力回天任風(fēng)雨,只有“無可奈何花落去”無能為力的怨恨憤慨了。
        下片寫惜春、戀春、戀春紅,嘆不能再復(fù)重。人生長恨有如水長東!半僦瑴I,留人醉,幾時重?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!憋L(fēng)雨后滿地的落紅,像是美人臉上和著胭脂流淌的眼淚;見花淚,人心碎,悲傷凄惜心迷醉;相問何時能重會?嘆,人生從來怨恨多,恰似長江東逝水!面對美好事物之殞落,而又愛莫能助,其情該是何等痛苦難堪。所以接著便由寫花的零落,轉(zhuǎn)到寫人思想感情之痛苦!半僦瑴I”是說飄落遍地的紅花,被夾著晚風(fēng)吹來的寒雨打濕,猶如美人傷心之極而合著胭脂滴下的血淚!半僦瑴I”三字是用擬人手法由花轉(zhuǎn)入寫人的交接點。胭脂,是林花著雨的鮮艷顏色,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,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,美好的事物。淚,就花而言,是“梨花一枝春帶雨”的“雨”;就人而言,是“感時花濺淚”的“淚”;ㄖ甑为q人之淚點,人之淚點猶花之雨滴。雨淚交流,物我同一,不知何者為物,何者為我,何者為雨,何者為淚,其狀物抒情真是傳神入妙。詞人賦予“謝了春紅”的“林花”以“淚”,就使其人格化了,這“淚”既是“林花”哀傷自己匆匆凋謝的眼淚,也是詞人自己的惜紅傷春之淚,當(dāng)然,這一切都是以詞人自己的生活經(jīng)歷為基礎(chǔ)的。——是詞人有感于昔日的帝王生活,在那“朝來寒雨晚來風(fēng)”的襲擊下,——在宋兵的刀槍威逼下,過早的被斷送,因而流下傷心之淚。這“胭脂淚”就是“以血書著”!“胭脂淚”三字,異樣哀艷,尤宜著眼。這是援于杜甫“林花著雨胭脂濕”的名句。以“淚”代“濕”,于是便青出于藍(lán),而大勝于藍(lán),便使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無限!跋嗔糇怼比,含蓄蘊藉,情意婉轉(zhuǎn)。不僅是寫人與花互相留戀到了如癡如醉的情境;更是寫見林花遭風(fēng)雨的無情摧殘、匆匆掉落慘景后的悲傷凄惜之甚,心如迷醉的情狀!盁o可奈何花落去”,春歸去,人將亡;正如后主的自嘆:“無限江山,別時容易見時難。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。”“淚”字神奇,“醉”亦神奇。此醉,非陶醉之俗義,蓋悲傷凄惜之甚,心如迷醉也!皫讜r重?”落花有意,然而風(fēng)雨無情,美景難再。“破鏡不重照,落花難上枝!薄按撕蘧d綿無絕期!”過片三字的三疊句,前二句換仄韻,后一句歸原韻,緊接一個九字的長句,有韻律,節(jié)奏感強,別有風(fēng)致!白允侨松L恨水長東”,也是運用疊字銜聯(lián)法。前六字寫“恨”,后三字寫“水”。啊,“人生長恨”之綿綿無期,猶如那滔滔滾滾東流的江水,無窮無盡、無止無休!皷|”字與前面的紅、匆、風(fēng)、重等字諧韻,字韻響亮,節(jié)奏感強,在句式結(jié)構(gòu)上,它與上片末句同為連貫的二四三式的九字長句,它的感情凝重而又一以貫之,猶如突然決堤的洶涌奔流的江水,這是詞人肺腑中傾瀉而出的感情激流,這是詞人深深的哀嘆!上片的“朝來”、“晚來”與下片的“長恨”、“長東”,前后呼應(yīng)更增其異曲而同工之妙,即加倍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。
        過片三字句三疊句,前二句換暗韻仄韻,后一句歸原韻,別有風(fēng)致。但“胭脂淚”三字,異樣哀艷,尤宜著眼。于是讓人們想到杜甫的名句“林花著雨胭脂濕”(《曲江對雨》),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讀杜詩之證也。后主分明從杜少陵的“林花”而來,而且因朝來寒“雨”竟使“胭脂”盡“濕”,其思路十分清楚,但是假若后主在過片竟也寫下“胭脂濕”三個大字,便成了老大一個笨伯,鸚鵡學(xué)舌,難有意味。他畢竟是藝苑才人,他將杜句加以消化,提煉,只運化了三字而換了一個“淚”字來代“濕”,于是便青出于藍(lán),而大勝于藍(lán),便覺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無限。
       [attachment=2789508]

       “淚”字已是神奇,但“醉”亦非趁韻諧音的妄下之字。此醉,非陶醉俗義,蓋悲傷凄惜之甚,心如迷醉也。
       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長句,也是運用疊字銜聯(lián)法:“朝來”“晚來”,“長恨”,“長東”,前后呼應(yīng)更增其異曲而同工之妙,即加倍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。顧隨先生論后主,以為“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”,其美中不足在“恰似”,蓋明喻不如暗喻,一語道破“如”“似”,意味便淺。按這種說法,則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”,恰好免去此一微疵,使盡泯“比喻”之跡,而筆致轉(zhuǎn)高一層矣。學(xué)文者于此,宜自尋味,美意不留,芳華難駐,此恨無窮,而無情東逝之水,不舍晝夜,“淘盡”之悲,蘇軾亦云,只是表現(xiàn)之風(fēng)格手法不同,非真有異也。
    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: 1 條評分 金幣 +1
      天目深瞳 金幣 +1 2021-01-25 - 來自溧陽論壇APP
      (post by :2021-01-18 10:30:18)
       (0人推薦) 這篇文章真不錯! 給帖子評個分吧!

      關(guān)注Ta 發(fā)消息

      法老 
      發(fā)帖
      14416
      金幣
      22307
      威望
      32
      貢獻(xiàn)值
      14797
      銀元
      14765
      注冊時間2017-01-07
      沙發(fā)   只看該作者 發(fā)表于: 2021-01-25 20:43   , 來自:江蘇省常州市 電信
      悲情王。 Z \>mAtm  
    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: 1 條評分 金幣 +1
      快速回復(fù)

      限200 字節(jié)
      批量上傳需要先選擇文件,再選擇上傳
       
      1、回復(fù)廣告信息一律封號 2、粗口、謾罵、攻擊一律封號
      上一個 下一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