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大 文學家張說的一生,曾經(jīng)歷經(jīng)4個皇帝執(zhí)政、三秉大政在身,掌管文學官職30年。
張說著書很多,文筆鋒芒穩(wěn)健、才思敏捷過人,堪稱叱咤風云的英豪之輩。
可惜他的仕途也很坎坷,因為得罪武則天的面首,而被流放、貶謫于外地窮鄉(xiāng)僻壤,3起3落、坎坷一生,影響了張說的詩文充斥著看破紅塵的滄桑感。對于張說的散文《錢本草》,在中國古文中,影響深遠,流傳至今,依然有人(包括我)閱讀。文章不長,通俗易懂,全篇作文如下:
“錢,味甘,大熱,有毒。偏能駐顏,采澤流潤,善療饑,解困厄之患立驗。能利邦國,虧賢達,畏清廉。貪者服之,以均平為良;如不均平,則冷熱相激,令人霍亂。其藥采無時,采之非禮則傷神。此既流行,能召神靈,通鬼氣。如積而不散,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;如散而不積,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。一積一散謂之道,不以為珍謂之德,取與合宜謂之義,無求非分謂之禮,博施濟眾謂之仁,出不失期謂之信,人不妨己謂之智。以此七術(shù)精煉,方可久而服之,令人長壽。若服之非理,則弱志傷神,切須忌之!
全文200字左右,卻把錢寫的活靈活現(xiàn),說透了其中滋味一一“味甘、大熱、有毒!绷攘6個字,給“錢”這味特殊“中藥"的藥性定了位,真可謂言簡意賅,活靈活現(xiàn),精彩描述,入木三分。
張說對“錢”的描述,翻譯成現(xiàn)代語的意味就是:
它是盤中餐食,身上衣褲,可以變成遮風擋雨的房子,可以過上隨心所欲的日子,所以其“味甘”,人人都喜歡、親近,追求它。
但是它的個性“大熱”,容易讓人追求上癮、迷戀,一心只鉆錢眼,更無世間其他替代之物。
有人為它瘋、為它狂、為它哐哐撞大墻。熱的后果就是“中毒”,嚴重者還會被它帶進火葬場,化作青煙一縷升天上。
它的藥效很神奇,只要“吃”了它,往往就能心花怒放、立竿見影。顯得雙目炯炯,紅光滿面,昂首挺胸,理直氣壯。解人于劫難,救人于水火,一如雨中送傘,雪中送炭。
國家有了它,叫強盛,有頭臉,外邦服。但它也能使聰明、干練的賢達貴人變腐朽,遭拖累,萬劫不復。
它也有“克星",那就是清廉之人,它只能對其望項其背、無可奈何。這種人不多,但一定是鎮(zhèn)國之寶、英雄楷模。
這些清廉之模范,時刻提醒和告誡擁有巨量錢財?shù)母缓纻,最好能將多余的部分財富施舍給萬眾生靈,回饋給嗷嗷待哺的貧民弱者、貧寒學子、治病窮人、造福于人民和社會。
否則,不僅不會有恒久的發(fā)展,得到真正的快樂,甚至還會禍患無窮!叭绮痪,則冷熱相激,令人霍亂。”另外,錢財要取之有道,不謀非分,不巧取豪奪,不無良掠奪,要不然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神靈定會降罪懲罰,到時后悔!
攢錢是沒有過失的,但也要在該花的時候花出去,錢本身職能就是流通,都捂住不動,社會就是死水一窩。
因此,早晚必有水、火、盜賊等災難發(fā)生。而如果只花錢不掙錢,那又走向另一個極端,饑寒交迫必定找上門來?磥,要駕馭好金錢 這個“怪獸”,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,而是要心神專注。
先賢張說給了我們?nèi)祟惼呒▽殻?br />
1、道:用錢有度;
2、德:不把錢當寶貝;
3、義:付出與所得相應;
4、禮:不貪非分之財;
5、仁:樂善好施,有扶危濟困之心;
6、信:一諾千金,絕不違約;
7、智:不讓錢傷害自己。
只要牢記這七件馭財法寶,錢這味特殊的“藥”就會成為人的忠實奴仆,大可放心使用。
“久備久用,令人長壽”;否則,會讓自己身心受累,身敗名裂,一定要引起我們每一個人的特別注意。
古今中外,人類生活,“錢”似乎是個談不完的永恒的話題。關(guān)于錢的比喻也是五花八門:或神之:“無翼而飛,無足而走。無遠不往,無幽不至。無德而尊,無勢而熱。危可使安,死可使活,貴可使賤,生可使殺。”;
或懼之:“骨肉緣之啟釁,縉紳因以敗名,商賈因以損軀,市井乘而斗戮;其籠絡一世者,大抵福于人少,而禍于人多。真殺人之物,而人不悟也。”;
或詈之:“罵金錢:狗畜生!綱常倫理被你壞,朝廷王法被你弄,殺人仗你不償命,賢才沒你不得用。思想起,把錢財?shù)抖纭⒏、油煎、籠蒸!钡鹊,不可勝數(shù)。
然而,只有張說一人以藥喻之,以錢為藥,深邃精辟,成為一千古奇人 。 此文乃作者嘔心瀝血總結(jié)人生70年之閱歷,苦心孤詣而成,區(qū)區(qū)200余字便把錢的性格、利弊、積散存取之道,寫得淋漓盡致,情真意切。
以錢喻藥,診治時弊利害,頗富哲理,寓教深刻在理,堪稱中國奇文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