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臘月,又到了一年中的歲暮。雪落天寒,但仍有梅花悄然綻放,在時光深處釀一縷幽幽寒香。循著這一縷寒香,我們仿佛能夠看到古代那些踏雪尋梅,吟詩,作詞的文人雅士。 南宋方岳《梅花》詩云:“有梅無雪不精神,有雪無詩俗了人。薄暮詩成天又雪,與梅并作十分春。”有一種相知,是梅花知雪寒,雪亦解梅香。有了雪梅,才平添了一份在冬日里寫詩的雅興。 梅花,是花中四君子之首,是雪中的春信!懊康交ㄩ_如見君”(宋·徐瑞《尋梅》),梅花開了,春天還會遠嗎?讓我們一起在詩詞中,隨古人踏雪尋梅。早梅
唐·齊己
萬木凍欲折,孤根暖獨回。
前村深雪里,昨夜一枝開。
風(fēng)遞幽香出,禽窺素艷來。
明年如應(yīng)律,先發(fā)望春臺。
在萬木禁不住嚴寒而將要摧折的寒冬,只有梅花能從地底凝聚暖氣,煥發(fā)出新的生機。首聯(lián)在對比中,用“孤”“獨”二字,盡顯梅花傲寒的品性。 梅花的香氣是淡淡的,沒有刻意地掩飾,也沒有肆意地張揚,而是本性不經(jīng)意間自然地流露,似有若無,就像淡然的君子。倘若你刻意地去嗅梅花的香氣,恐怕什么也聞不到。 你只需要慢慢地走在雪中,一陣陣涼風(fēng)徐徐而來,自會把梅花的幽香沁入你的心間,讓你的鼻尖輕輕觸碰到梅花的靈魂、冬天的靈魂。 此詩中的“一枝開”可謂神來之筆,十分傳神地寫出了何為早梅。據(jù)元代辛文房的《唐才子傳》記載,齊己此詩中的“一枝”本為“數(shù)枝”,經(jīng)鄭谷指點后方改為“一枝”,因為“‘?dāng)?shù)枝’非‘早’也”。鄭谷也因此獲得了“一字師”的美譽。 由此也可知,詩人看到的其實并非“一枝”,而是“數(shù)枝”。但“數(shù)枝”不是詩,只有“一枝”才是。真正的詩意,是對現(xiàn)實生活的點化。 詩人早上起來,看到梅花已在夜雪中悄然綻放,該是多么的欣喜。歲月不語,卻會靜靜地開出花來。梅花絕句二首
宋·陸游
其一
聞道梅花坼曉風(fēng),雪堆遍滿四山中。
何方可化身千億,一樹梅前一放翁。
其二
幽谷那堪更北枝,年年自分著花遲。
高標(biāo)逸韻君知否,正是層冰積雪時。
梅花朵朵開,把凜冽的寒風(fēng)撕開一個個口子。“雪似梅花,梅花似雪。似和不似都奇絕。”(宋·呂本中《踏莎行·雪似梅花》)放眼望去,盛開在四周山上的梅花就像一堆堆白雪一樣,爛漫而無瑕。 梅花是沉穩(wěn)的,是不急著綻放的,等過了絢爛的盛夏,等過了繽紛的秋天,只為在歲月深處從容而淡然地開自己的花。哪怕是在罕為人知的背陰幽谷,哪怕是在嚴寒的冰天雪地,梅花都不為無人而不芳。甘于寂寞、不畏嚴寒,才是它俊逸的本性。 草木有君子之風(fēng),所以沒有詩人不愛。陸游也愛花,尤其喜愛梅花。七十八歲的陸游已罷官隱居十二年,但身處低谷中的他,就像幽谷中的梅花,心中仍有不滅的期待。 梅花的意趣,讓詩人總覺得品味不盡。陸游甚至突發(fā)奇想,如何才能變出千萬個自己,到每一株梅花前欣賞?一梅一放翁,梅花與人,已融為一體。其實,陸游就是一株梅花,每一朵梅花就是他自己。 “零落成泥碾作塵,只有香如故!保懹巍恫匪阕印ぴ伱贰罚┧龅,是像梅花守住自己的徹骨寒香一樣,堅守自身的人格,讓清香氤氳千古。漁家傲
宋·李清照
雪里已知春信至,寒梅點綴瓊枝膩。香臉半開嬌旖旎,當(dāng)庭際,玉人浴出新妝洗。
造化可能偏有意,故教明月玲瓏地。共賞金尊沈綠蟻,莫辭醉,此花不與群花比。
李清照也特別喜愛梅花,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經(jīng)常寫到梅花,因為她就像梅花“不與群花比”一樣,是不與群人比的人。在她傳世的六七十首詞中,寫到梅花意象的詞就幾乎占了三分之一。她的詠梅詞,也是她坎坷人生的見證。 這一枝清雅美麗、超塵絕俗的梅花,盛開在李清照正當(dāng)芳華的十八歲。梅邊消息是春信,枝丫被白雪覆蓋,如天公雕琢出的玉樹瓊枝,枝頭點綴著幾朵梅花,在雪的映襯下更顯精神,預(yù)示著春天即將到來。 這一株寒梅,如少女時期的李清照一樣,還略帶嬌羞。含苞半開,如半遮面的美人。嬌艷旖旎,如玉人新妝出浴。月與雪與梅,該是冬夜里的人間絕色!皩こR粯哟扒霸,才有梅花便不同!保ㄋ巍ざ篷纭逗埂罚┓粗嗳,梅花若無月色施釉,就少了一大半神韻。 日本俳句詩人小林一茶有句:“你指出這些梅花,是要我們出手偷嗎,月亮?”月色玲瓏,映出幾枝疏影橫斜;梅花皎潔,浮動一陣幽幽暗香。在這樣的夜色里,且盡幾杯酒,共醉芳華與雅興。雪梅
宋·嚴粲
報道梅邊雪未休,披衣晨起上簾鉤。
孤根清健元如許,空為花寒一夜愁。
白梅
元·王冕
冰雪林中著此身,不同桃李混芳塵。
忽然一夜清香發(fā),散作乾坤萬里春。
梅花無意爭春,在冰雪中綻放,用自身的清香散逸春天的消息。孤根清健,凌寒傲霜,是它的本性。 雪與梅,或許就是一體。有了雪的寒,才有了梅的清孤。有了梅的香,才有了雪的寒韻。題雪梅群鳥圖
明·謝晉
淵上寒多雪未消,雨竿風(fēng)竹翠翛翛。
莫言眾鳥來喧集,今夜梅花正寂寥。
寄跡武塘賦之
明·夏完淳
逢花卻憶故園梅,雪掩寒山徑不開。
明月愁心兩相似,一枝素影待人來。
“寂寞開無主”(宋·陸游《卜算子·詠梅》),梅花是甘于寂寥的。 “來日綺窗前,寒梅著花未?”(唐·王維《雜詩》)梅花也是故鄉(xiāng)的象征。 故鄉(xiāng)總有一枝梅花,盛開在游子的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