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顯祖(1550年9月24日—1616年7月29日),江西臨川人,字義仍,號海若、若士、清遠道人,中國明代戲曲家、文學家。湯顯祖有多方面的成就,而以戲曲創(chuàng)作為最。其戲劇作品《還魂記》《紫釵記》《南柯記》和《邯鄲記》合稱“臨川四夢”,其中《還魂記》(即《牡丹亭》)是他的代表作。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,而且已傳播到英、日、德、俄等很多國家,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(shù)的珍品。 湯顯祖一生蔑視封建權(quán)貴,常得罪名人。晚年淡泊守貧,不肯與郡縣官周旋。這種性格作風使他同講究厲行氣節(jié)、抨擊當時腐敗政治的東林黨人顧憲成、鄒元標等交往密切,也使他推重海瑞和徐渭這樣“耿介”或“縱誕”的人物。 湯顯祖雖然也創(chuàng)作過詩文等,但成就最高的還是傳奇。他的戲劇創(chuàng)作現(xiàn)存主要有五種,即“玉茗堂四夢”(或稱“臨川四夢”)及《紫簫記》!蹲镶O記》《牡丹亭》《邯鄲記》《南柯記》這四部戲都與“夢”有關(guān),都以“愛情”為主題,所以被合稱為“臨川四夢”或“玉茗堂四夢”。這四部作品中,湯顯祖最得意,影響最大的當數(shù)《牡丹亭》!赌档ねぁ穼懸粋女孩因情而死,又因情而復生的故事。在《牡丹亭》之前,中國最具影響的愛情題材戲劇作品是《西廂記》。而“湯義仍《牡丹亭》夢一出,家傳戶誦,幾令《西廂》減價”。 據(jù)筆者了解,湯顯祖與溧陽也有著很深的緣原,這從他寫的溧陽詩中可見一斑。湯顯祖的詩歌一首是《溧陽洞山》!瓦屋如云春作花,華陽絳氣屬青蛇。中開百尺仙人掌,搖漾金光落紫霞!边@是吟青龍山奇妙景色的詩!岸瓷健奔辞帻埳剑谥窈j鎮(zhèn)北界,瓦屋山的東側(cè),山上有青龍洞,故稱洞山。華陽指的是茅山華陽洞,傳說與青龍洞相通。一首寫青龍洞山勝景的七絕,飽含對溧陽山水的深深贊美。一首為《送王小壞去溧陽》詩!陽羨山光春氣流,平陵東望曲壇幽。即知金碧明湖上,細雨能開大小浮。”“王小壞”(“壞”同“丕”或“坯”)為何許人,已不可考。從詩中看,好像是一位頗有名望的藝人。陽羨、平陵,乃宜興、溧陽古名。大小浮是指長蕩湖中大涪(浮)山與小涪(浮)山,曾有詩人將涪山比作“青蓮”(荷花)。送別詩借景生情,期望王小壞的技藝能似大小涪山一般,成為永遠盛開的曲壇之花。還有一首是《送周起西去溧陽》!到日芙蓉花滿池,高齋殘燭醉還移。三山客夢潮生早,十月飛鴻雪下遲。去矣自饒歌《白袀》,凄其吾欲系青驪。江關(guān)一別能相憶,春市橋頭聽雨時!薄叭健痹谀暇└浇拈L江邊,李白有“三山半落青天外”詩句!鞍仔偂毕盗餍袇堑氐母栉杳。李白詩有“吳歌《白袀》飛梁塵”句。春市橋,又名春雨橋,在溧陽城內(nèi),今稱東風橋。這首送別友人周起西的詩,惜別之情纏綿悱惻。江邊送別,愁緒萬千,聯(lián)想到溧陽春市橋邊聽淅瀝雨聲的感受。
從這幾首詩,可以看出湯顯祖非常熟悉溧陽。對溧陽的湖山勝景、先賢在溧陽的唱和,乃至民謠、傳說,可以說了如指掌。據(jù)考,湯顯祖在南京經(jīng)南試中進士,又在江寧府(南京)任職。當時,溧陽屬江寧府管轄,他有機會來溧陽。而湯顯祖對溧陽的熟悉,大概是因為溧陽古邑山水秀美,民風淳樸,深深吸引著他。
對于湯顯祖,人們只知道是大劇作家,昆劇鼻祖,【牡丹亭】的作者,詩詞等文學家,卻不知道他的書法也是杠杠的。之所以不被人重視,我想主要是被其劇名、文名所掩吧。現(xiàn)摘錄一些湯顯祖的書法與壇友們共賞。
湯顯祖行書《致常潤諸君子三十韻》
湯顯祖書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