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樓主
發(fā)表于: 2024-02-28 11:49
, 來自:江蘇省常州市 移動
顏真卿書法成就、地位 w^rb|mKo 顏真卿的書法初學(xué)褚遂良,后又得筆法于張旭,還與懷素一起探討書法。他對二王、褚遂良等書法都進行深入研究,吸取其長處,徹底擺脫了初唐的風(fēng)范,創(chuàng)造了新的時代書風(fēng)。顏真卿的書體被稱為“顏體”,與柳公權(quán)并稱“顏柳”,有“顏筋柳骨”之譽。 M`+e'vdw 顏真卿的真書雄秀端莊,結(jié)字由初唐的瘦長變?yōu)榉叫,方中見圓,具有向心力。用筆渾厚強勁,善用中鋒筆法,饒有筋骨,亦有鋒芒,一般橫畫略細,豎畫、點、撇與捺略粗。這一書風(fēng),大氣磅礴,多力筋骨,具有盛唐的氣象。他的行草書,遒勁有力、真情流露,結(jié)構(gòu)沉著,點畫飛揚,在王派之后為行草書開一生面。顏真卿的行書遒勁郁勃,這種風(fēng)格也體現(xiàn)了唐帝國繁盛的風(fēng)度,并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,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(jié)合的典例,故而被后世譽為“天下第二行書”。 B?lBO
V4v4 比較端莊遒勁還有《顏勤禮碑》也是他的作品,但筆畫細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樣!额伿霞覐R碑》,書法筋力豐厚,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,與其早年時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渾厚大氣,乃晚年之代表作。 ^o6)[_L 顏真卿在書學(xué)史上以“顏體”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(xué)境界。他的書法有卓越的靈性、堅強的魂魄及豐富的人生履歷,故而境界瑰麗、雄健,又闊大。在青年時代,顏真卿就向張旭請教“如何齊于古人”。他經(jīng)過了長達三、四十年的歷練,才稍成自己的面目與氣候。繼之又以長期的百般錘煉,使“顏體”形神兼具。而其晚年猶求爐火純青,出神入化的境界,“顏體”終于在書壇巍然屹立。 SXo[[ao 顏真卿以身殉國后約三百年,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到他當年遇難的地方去憑吊,看到壁間顏魯公留下的題字,仍然心潮澎湃,感慨萬千,寫下了這樣發(fā)自肺腑的話:“余觀顏尚書死李希烈時壁間所題字,泫然流涕。魯公文昭武烈,與日月爭光可也! E7NbPNd 歷史評價 g t^]32$ r]
JC~{ 令狐峘:奉大順為元功,建大節(jié)為至忠,以安橫流,以紐頹綱,秉是一心,祗事四朝。 自登朝及作藩牧,常以安君厚俗為務(wù),獎善伐惡為志。言非至公,不發(fā)於口;事非直道,不幾于心。植操則夷齊之高也,理戎則羊陸之仁也,當朝則汲黯之正也,蒞下則廉范之通也。蘊是具美,行乎至儉,強暴莫敢沖,千飆不能動。大義久廢,公起之;醇風(fēng)久(闕),公還之。非賢人之業(yè),何以臻此?然虛已下士,不以名位自高,茍有道者,蓬門鶉衣,必與抗禮……善與人交,執(zhí)友之子,義均甥侄。介操所至,不遷其守。剛而中禮,介而容眾,靜而無悶,動而有光。便于已,希權(quán)幸不為也;君有命,蹈湯火不辭也。心在弭亂不在功,志圖報國不圖生,故其殺身成仁,視死如歸,雖漢之龔勝、魏之王經(jīng),無以加焉。(《顏真卿墓志銘》) ?F87C[o s 9|a2/{ 歐陽修:顏公書如忠臣烈士,道德君子,其端嚴尊重,人初見而畏之,然愈久而愈可愛也。其見寶于世者有必多,然雖多而不厭也。 顏公忠義之節(jié),皎如日月,其為人尊嚴剛勁,像其筆畫,而不免惑于神仙之說。 (《集古錄跋尾》) 3aE[F f[ 朱長文:(顏書)點如墜石,畫如夏云,鉤如屈金,戈如發(fā)弩,縱橫有象,低昂有志,自羲、獻以來,未有如公者也。(《續(xù)書斷》) [[?[? V , 蘇軾:①詩至于杜子美,文至于韓退之,畫至于吳道子,書至于顏魯公,而古今之變,天下之能事盡矣。(《東坡題跋》) :
>wQwf ②顏魯公書,雄秀獨出,一變古法,如杜子美詩,格力天縱,奄有漢、魏、晉、宋以來風(fēng)流,后之作者,殆難復(fù)措手。(《論書》) T7lj39pJq n:
*_uc^C 米芾:①顏真卿(書)如項羽掛甲,樊噲排突,硬弩欲張,鐵柱特立,卬然有不可犯之色。(《賓退錄》引)②歐、虞、褚、柳、顏、皆一筆書也,安排費工,豈能垂世。 ③顏魯公行字可教,真便人俗品。 (《海岳名言》) vJj:9KcP>h by|?g8 文天祥:平原太守顏真卿,長安天子不知名。一朝漁陽動鼙鼓,大江以北無堅城。公家兄弟奮戈起,一十七郡連夏盟。賊聞失色分兵還,不敢長驅(qū)入咸京。明皇父子將西狩,由是靈武起義兵。唐家再造李郭力,若論牽制公威靈。哀哉常山慘鉤舌,心歸朝廷氣不懾。崎嶇坎坷不得志,出入四朝老忠節(jié)。當年幸脫安祿山,白首竟陷李希烈。希烈安能遽殺公,宰相盧杞欺日月。亂臣賊子歸何處,茫茫煙草中原土。公死于今六百年,忠精赫赫雷當天。(《過平原作》) 9 yW~79n 陶宗儀:惟其忠貫白日,故精神見于翰墨之間者,特立而兼括,自篆籀分隸而下,同為一律,號書之大雅,論者謂其“書點如墜石,畫如夏云,鉤如屈金,戈如發(fā)弩”,此其大槩也。又謂“如鋒絕劍摧,驚飛逸勢,至其千變?nèi)f化,各具一體……其正書真足以垂世。(《書史會要》) p17|ld` eC^0I78x 馮班:唐人行書皆出二王,宋人行書多出顏魯公。 顏書勝柳書,柳書法卻甚備,便初學(xué)。顏魯公書磊落嵬峨,自是臺閣中物。魯公書如正人君子,冠佩而立,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。(《鈍吟書要》) v(Bp1~PPZM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