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記得還是孩子時,只要一聽到門外“骨隆冬、骨隆冬”的搖拔浪鼓聲,和一聲聲“換糖啦,換糖啦”的吆喝聲時,就會立馬在滿屋子尋找可以換糖吃的東西,其中包括如雞胗皮、鵝胗皮、鴨胗皮,廢銅爛鐵,牙膏殼,甲魚殼,各種瓶子,肉骨頭等,只要能換糖吃的東西,翻箱倒柜找亇遍,連墻角門后也不放過,此時如果找不到,情急之下抱了些破衣爛布,跑去換上幾粒糖果美美地含在口中。有時家中實在找不到能換糖的東西,趁父母親不注意時,愉偷地到抽屜里拿了一亇雞蛋沖出門,瘋樣地跑出去,找到搖拔浪鼓的人,迅速遞上雞蛋,然后眼睜睜地,呆望著貨郎擔中的各種糖果。此時只見換糖之人接過雞蛋,放在手中掂量一下,根據(jù)雞蛋的大小給出相應糖果。記得那時的糖果基本上都是硬糖,沒有奶油糖,有的糖果用糖紙包裝好的,但有的沒用糖紙包裝,散放在糖果盤中,但排例整齊,花樣眾多,形狀各異。記得當時接過糖果后,也沒有數(shù)一數(shù)有幾粒糖果,趕忙剝了一粒塞進了嘴里,頓時感覺到吃在嘴里甜在心里,剩余的糖果瞬間被塞進衣服口袋里,蹦蹦跳跳又去玩耍了。當然,那時的貨郎擔換購的東西,不完全是糖果類的,其中也有其它東西,如火柴,牛皮筋,耳朵扒,針線,紅頭繩,剪刀,香粉,雪花膏,玻璃鏡,還有各種小玩具等等,可以說是當時的流動“百貨”。
j$|j8?
o0aO0Y 六、七十年代時,那時農村經常會聽到“修缸補鍋喲,補鍋喲…”,還有“箍桶喲…箍桶啦…”,以及“打涼席喲,修涼席喲…”等的吆喝聲。在那個年代,人們的生活條件都比較艱苦,家中也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,最值錢的東西莫過于一些生活用品,但這些生活用品,當時那怕是用了再舊再破些,也舍不得丟棄重新再購買,覺得可以修補一下又能再用。再說那時修理師傅上門修理時,還可以和他討價還價,修理花錢不多。在那亇年代家中的東西壞了,能自己修好的盡量自己修,一切為了省錢。實在自己不能修理的,只好請師傅上門來修理了。例如家中的木桶以及木盆壞了,多數(shù)是扎箍松了,請箍桶匠上門,換上新的扎箍,就又可以用了。木桶或木盆老化了,或木質表面裂了小縫,自己也可以用桐油和蛋清一起,攪拌之后用漆帚刷之,待桐油干了既牢固,又顯得油光锃亮,而且還經久耐用不會漏水。那時候什么東西壞了都可以修補,所以民間有很多匠人,一生之中都是以幫人修補的活兒為生計。例如當時有修缸補鍋的,有編涼席修竹席的,還有箍桶修盆的等,天天都能聽到,各種叫喚吆喝聲,此起彼落,頗感熱鬧。其中最難忘的還是,當時的修缸補鍋匠,生意還挺好的。過去沒有自來水,家里吃的用的水,先儲在家中水缸中備用,所以當時每戶人家,家中有許多缸,大缸小缸滿屋子。當然這些缸不是全儲水用的,有儲米儲谷子的缸,有腌制咸菜的缸,還有腌制羅卜干用的缸。缸用久了會碰撞裂縫,壞了只能叫修缸人來修補了。不過補鍋這門手藝,覺得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,人人一學就會,而且成本不高,但收入頗豐。記得那時誰家鍋子壞了叫人來修補,我們一有空就會去圍觀,只見補鍋師傅用鐵砂及生豬肝剁碎后,再和石膏粉一起混合攪拌后,在鍋的裂縫或破損處,還樣就好了,據(jù)說這樣的鍋子會越燒越牢固。
#Z|%0r_~ }
T/}0W]0 在我的記憶和印象中,發(fā)現(xiàn)吆喝聲頻率的多少,還要根據(jù)季節(jié)的不同而定,例如過去農村每到三四月份,有些人肩挑著兩只大籮筐,蘿筐上蒙了一塊布塊,他們走村進戶,邊走邊吆喝著“賣小雞嘞,賣小雞…”,或賣小鵝賣小鴨之類的吆喝聲,因為那時正是人家購買禽苗的時候,所以賣禽苗的人也多了,吆喝聲也多了。還有夏天炎熱之時,到處都聽到“啪啪啪”的敲箱聲,和“賣冰棒啦,賣冰棍吆…”的吆喝聲。他們有的人把棒冰箱,放在自行車后坐上,邊推行邊叫賣,有的人把棒冰箱直接背在肩上叫賣。那時鄉(xiāng)村大約在七,八月份時,大棗成熟時,“賣棗啦,賣紅棗啦…”的吆喝聲,亦不絕于耳?尚Φ氖,吆喝聲不但和季節(jié)有關系,甚至發(fā)現(xiàn)與天氣的變化也不無關系,例如有時天要下雨前,你就會聽到一聲聲的“修傘啦,修陽傘紙傘嘞…”的吆喝聲,循聲望去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有人肩上背著一亇大包,手中拿著一束傘骨條,包里裝著傘布及修傘工具,走村進戶尋找生意。不過農村“賣豆腐啦,賣豆腐喲…”的吆喝聲是常年回蕩在各鄉(xiāng)村。吆喝聲最為頻繁的時候,要算是臨近春節(jié)前的幾個月,此時就有收鵝毛鴨毛雞毛的吆喝聲,有碎米換糕糖的吆喝聲等等。總之越是臨近春節(jié),各種吆喝聲越多。至于春節(jié)期間的各種叫賣吆喝聲,那就更不用說了!對于炸爆米花,大家是太熟悉不過了,尤其是孩子們,那時耳朵里會時常會聽到,一聲一聲的“喂,響啦…”的吆喝聲,隨之“嘭”的一聲,一股白煙直冒天空。爆炸過后,人們會放下堵在耳朵上的雙手,同時嘴里發(fā)出一聲驚呼聲!尤其是孩子們會歡聲一片,瞬間會蹦跳著奔向爆米花鍋旁,爭先恐后地在地面上,尋找著剛從布袋中被炸飛,掉落地下的爆米花粒,一粒一粒地拾起直往嘴里送,此情此景看了真叫人好笑,也使人難忘!不過我們最常聽到的“磨剪子嘞,戧萊刀…”這個古老的吆喝聲,也許吆喝了上千年,它是不分季節(jié)的變化,也不分過去還是現(xiàn)在,不分城市還是在鄉(xiāng)村,它始終沒變,相信它將來也永遠地不會變,始終陪伴著人們。
qD(fYOX{C bIb6
yVnHi u+mjguIv Q$?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