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弟,這塊地背靠黃家山,面朝長蕩湖,地勢獨高,一覽無余,是塊風水寶地哦!百年之后能長眠此地阿拉也死可瞑目了!”
老弟幫老兄拍了拍沾在身上金黃的菜花粉,笑著打趣道:“百年后我也就這里安家了,老兄儂也眼熱這地方啦?”
老兄掐了朵菜花聞了聞?wù)f:“葉落歸根哦!可惜身在上海,鄉(xiāng)下無一杯黃土之份了!
老弟憨笑著道:”這事八字還沒一撇來,老兄這天還早著來呢?到時不就是一杯黃土嘛,老弟有老兄就有!”
這是老兄三年前從上海到鄉(xiāng)下老弟家玩,倆人繞村轉(zhuǎn)了一圈,又上山爬了一遭講的話。
老兄叫冬瓜,老弟叫小西瓜,倆人是男子拖膛灰的發(fā)小。
倆個人還是毛頭小伙子時整天擠在床上想歪注意,一天,倆人一淘氣搭輪船扒火車,日行夜宿闖到了上海。
外面世界很精彩,外面世界很無奈。
倆人在人海茫茫的上海灘舉目無親,語言不通,工作難尋。搶劫又怕,做賊不會,討飯難堪,叫天不應(yīng),叫地不靈。
倆人天當被子地當床,星星點燈,肚子歌唱。
受盡了白眼,吃飽了氣。
經(jīng)常餓得兩眼發(fā)綠似洋人,金蒼蠅直飛頭發(fā)暈 。
后來有好心人看到他倆年輕力壯,就給介紹了割馬草的苦力活。
此活雖辛苦點,可必竟有了蹲身之處,終于有了一碗熱飯吃了。
干了半年,英俊瀟灑的冬瓜被一姑娘看上,簡簡單單成了家。
小西瓜五短身材,長相 猥瑣,難交桃花運。
一天,他愁眉苦臉對冬瓜說:“想家里老娘了,要回家望望。”
冬瓜明白小西瓜的心思,”嗯”了一聲沒多話。
買了瓶酒,炒了盤花生米,煮了盤茴香豆為小西瓜餞行。
倆人吃到了半夜,聊到了天明。
冬瓜望著東方已發(fā)白,搖搖晃晃站起身。
把新婚才買的呢帽子脫下,往小西瓜頭上一戴。然后又解下黑色圍巾往小西瓜頸上一掛。
醉熏熏地說:“走,哥送你到車站!”
小西瓜一慒:“這是嫂子剛買給你的,我怎么能收。”
冬瓜幫小西瓜整了整略顯大點的帽子,憨厚地笑著玩笑道:“你嫂子送我了,我就可作主送給你你。這么一戴一圍到鄉(xiāng)下早點幫我騙個弟媳!”
小西瓜心頭一熱,咧嘴笑了,似乎娶到了老婆般的開心不已。
天蒙蒙亮,火車一聲吼叫,隨著“軋斬,軋軋”由近而遠的聲音,火車冒著濃濃黑煙駛離了站臺。
小西瓜透著車窗,看著站臺上跌跌撞撞向自己揮手告別的冬瓜,眼淚汪汪。
冬瓜高大挺拔的身軀變得越來小,越來越發(fā)模糊了。
揮手一別。
冬瓜在上海安下了家,如小船有了拋錨之地。
小西瓜回老家分了房和田。
有一姑娘看中了他鄉(xiāng)下人少見的呢帽子和圍巾,居然鬼使神差地喜歡上了他。
平平淡談的日子一晃又過了十幾年,冬瓜和小西瓜相互沒了音信。
但小西瓜始終沒忘記冬瓜。
更沒忘記戴了十幾年,已發(fā)白邊已發(fā)毛的呢帽子。
那根圍巾當年他送給了死不同意女兒婚事的老丈人,老頭一系上圍巾便樂顛樂顛地點頭同意了。
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初,全國各地口號聲聲,紅旗飄飄。
村里開始三天兩頭開會學習和早請示晚匯報。宣傳隊員教會了村民《大海航行靠舵手》的歌。
生產(chǎn)隊長把捧著“紅寶書”,啍著剛學會歌的小西瓜喊到面前說:“你上海熟絡(luò),明天帶三個人搖著船去上海裝’銨水’去吧!”
小西瓜想都沒想,豪爽地滿口答應(yīng)了。
終于又有機會回上海了,小西瓜的心飛到了冬瓜身邊。
冬日的凌晨,積著厚厚濃霜的樹枝還掛著一輪彎鐮似的冷月。
水泥船“吱嘎吱嘎”地破著薄冰緩緩離開了村口碼頭,伸起的帆蓬迎風張開,腆著肚猶如將軍上馬出征。
小西瓜朝岸上送行的人們揮揮手,又指了指月亮說:“等月亮圓了我們就回家了!”
小西瓜一行四人,曉行夜宿、饑餐渴飲、闖東湖、飄太湖,一星期后船終于搖到了上海蘇州河。
又回到了繁華的上海灘,望著熟悉而又顯陌生的一切,小西瓜既激動又興奮。
搖櫓的村民好奇地張著嘴,往河兩岸東張西望著,一幢幢高樓如家鄉(xiāng)的山那般巍峨高大。
馬路上的各式行人就像電影里的俊男靚女一樣,令人眼花繚亂。
河里的船只來往穿梭就像變天前的蜻蜓,絡(luò)繹不絕。
一只只插滿彩旗的汽艇正放著嘹亮的革命歌曲在河里游蕩,船上的解放軍戰(zhàn)正氣凜然地筆正站在船頭船尾,胸口的像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。
村民們正有說有笑搖著船時,突然平緩的河水涌急了起來。搖櫓感到越來越吃力了,最后船竟停止不前了。
小西瓜知道這是蘇州河里的潮水在作怪,正遇上漲潮了。
他一邊叫大家拼命搖櫓一邊用篙頂著河石駁幫著用勁,可以潮性太大,船居然不進而退了。
小西瓜望著船開始直退,又一時找不到?康拇a頭,心里暗暗發(fā)慌,剛才的興奮勁一掃而光。
一首汽艇鳴著笛從身后威風凜凜駛了過來,波浪把小水泥船拍得顛簸了起來。
小西瓜眼睛一亮,他靈機一動放下篙子,凝神屏氣一把抓住插身而過的汽艇。
正往后退的小船一震,又逆潮而前了。
村民們松了口大氣,舉著酸脹的手臂朝小西瓜翹起了大拇子。
另一村民忙把繩索往汽艇船艦樁上一套,小水泥船開始劈波跟尾前行。
大伙還沒開心到幾分鐘,一位解放軍戰(zhàn)士急勿勿趕到艇尾,他神色嚴肅地朝村民舉起紅彤彤的語錄本呼喊道:“老人家教導我們要斗私批修,請你們解開繩索自立更生!”
一個村民聽了面露懼色,便想解開繩索。
小西瓜一步上前一把拉開村民,然后也從袋里掏出紅包書,高舉著呼喊道:“老人家教導我們要為人民服務(wù)!”
解放軍戰(zhàn)士被小西瓜一喊,呆若木雞,沒聲音了。便悻悻地離開了艇尾,向領(lǐng)導匯報去了。
村民們高興得手舞足蹈,紛紛又向小西瓜豎起了大拇子。
小西瓜也為自己的聰明機智而興奮。原來語錄還真的沒有白背的。
正在大伙暗暗得意時,汽艇突然黑煙突噴,機器轟了一聲,瞬間加速前行。
水泥船猛然受力,船頭頓往渾濁的河水里埋了下去。一股股污黑的水漫過船頭向開著蓋的安全艙“嘩嘩”地涌了進去 。
小西瓜喊了聲“不好”,趕緊解開繩索。
剛才的那解放軍舉著紅寶書得意地朝大家揚著。
汽艇拉了聲笛,鳴叫著卷起濁浪揚長而去。
村民們手忙腳亂,好不容易穩(wěn)住船,半天才找到一碼頭靠住。
小西瓜往安全艙一望傻了眼,兩條被子被浸濕了一條半。
聽著耳邊呼嘯的西北風,看著漸漸消逝的冬陽,大家的心頓時涼了半截。
“這夜沒被子怎么過呀?”另仨個人哭喪著臉望著小西瓜。
小西瓜望著攤在船頭濕淋淋,臟兮兮的被子,嘆了口大氣。
他把還未抽完的半支煙往河里一扔,煙頭隨浪翻滾了幾下便不見了蹤影。
他咬了咬嘴唇,對仨人說了句:“我找冬瓜借被子去!”
便縱身一躍跳上碼頭,勿勿而走了。
冬天的熱頭好像板凳頭上滾下的雞蛋,說沒就沒。
上海灘的夜霓虹燈又登上了舞臺,五彩繽紛的燈光把蘇州河照得色彩斑斕。
乘下的仨人恍若初次來到另一個童話世界,好奇的眼神里流露出絲絲膽怯。
沒有小西瓜在身邊,仨人成了找不到母雞的雛雞,相互依偎著不敢離開小船一步。仨人隨船隨浪搖曳著,滿臉的變幻斑光顯得猙獰可怕。
他們再沒心情欣賞著這城市美麗夜景,擔心著小西瓜是否在這夜里,能否在分不清東南西北城市找到冬瓜。
他們又想起了家鄉(xiāng)此刻的冬夜,他們的幾個孩子應(yīng)都已鉆進了被窩,妻子坐在被窩里就著煤油燈光在一針一針納著鞋底……
城里的夜感覺不出走得很快,只有那一輪月忽見忽藏,慢慢透過霓虹閃爍大廈爬上了一線天空。
仨個人眉頭緊鎖,倦縮在艙里眼巴巴盯著碼頭,盼望著小西瓜出現(xiàn)。
海關(guān)悠揚渾厚的鐘聲不知敲了幾遍。終于,一個短小精悍的身影駝著個大包袱往碼頭一步一步移了過來。
仨人見到熟悉的身影“忽”地站了起來。
小西瓜跨上船把包袱一放,沒說一句話一屁股坐在稻草上。
仨人知道他走累了,顧不得問他借被子的經(jīng)過,忙興奮地把包袱打開,兩條帶著溫熱的被子頓時滑了出來。
攤開被子,仨人凍僵的身子鉆了進去,渾身涌起一股溫暖。
坐在一旁半晌沒吱聲的小西瓜,突然在月光下抹淚抽泣起來。
仨人莫名其妙,要拖他進被子。
小西瓜一甩手吼道:“你仨人只知道蓋、蓋、蓋,還不問問這兩條被來得容易不?”
仨人愣了一會,陪著小西瓜沉下了臉,訕訕道:“曉著你一來一開跑得辛苦了!
小西瓜甩了一把鼻涕,又揉了揉發(fā)紅的眼睛,帶著哭腔說道:“你家仨人曉著個屁哇!我是怕吃苦的人嘛?我不曉著冬瓜一家五口總共只有三條被子,卻活生生把蓋在身上的被子給了我兩條。”
仨人低聲吶吶地說:“反正只是借的,我們到時還給冬瓜就是了!
小西瓜抽泣著把被子一掀吼道:“還、還、還,說得好聽,什么辰光還啦?冬瓜把這兩條被子送給我們了!毙∥鞴先铝艘粫䞍,又把被子替大家蓋上,自言自語道:“老兄哎,這世我欠你的怎么還得清哦。”
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,這件事一晃就過去了四十多年。
歲月在小西瓜飽經(jīng)風霜的額上刻下了道道溝壑般的皺紋,小腦袋上的白發(fā)稀疏而凌亂,生活的重負把原本矮小的身軀壓得彎如弓背。
三年前,同樣顯得垂垂已老的冬瓜突然回了一趟老家,老家已找不到一個可以掏心掏肺講話的親人。
冬瓜和小西瓜兄弟倆一床睡了好幾宿,似乎又回到了年輕辰光。
冬瓜睡在床上,望著窗外的星空對小西瓜說:“我只有一個要求,百年后我倆還是鄰居!
小西瓜抓著冬瓜的手閃著淚花說:”我倆就這樣講定了!”
冬瓜說:“明天陪我村外去轉(zhuǎn)轉(zhuǎn)吧!
冬瓜回上海不到兩年就駕鶴西去了。
兒子陪著小西瓜把冬瓜的骨灰迎回了故鄉(xiāng),把冬瓜安葬在自家的地上。
小西瓜有空時總會上墳和冬瓜聊上幾句:“老兄呀,你給我兩條被,我給你兩厘地,這世也算還清你的帳了。下輩子我倆還是做好兄弟。
他點了兩支煙,墳頭插一支,自己抽一支。兩股青煙裊裊冒著冒著,升到了半空又混合在一起了。
小西瓜回到家,夜里發(fā)了一場熱,頭腦時清時糊涂著。
小西瓜抓著兒子的手囑咐說,可能你冬瓜伯在下面寂寞要我去陪了。我走后要葬在冬瓜墓邊上,然后在倆人墓旁都栽上一棵樹。
兒子流著淚朝干癟的小西瓜點了點頭……
幾年后,這兩棵樹拔地而起,茂盛的樹枝隨風搖曳交叉在一起,地下的根長著長著也連到了一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