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梅她父母想養(yǎng)個傳宗接代的兒子,結(jié)果嘩啦啦養(yǎng)了一床的女兒。這下也好,全家人吃飯正好團團一桌。
杏梅是老五,六個女姊妹中她長得最漂亮也再能干,是個地地道道的“眼快手快腳快”的“三快婆”。
阿娘一錘定音,把杏梅留在了家里,找了個上門女婿。
找女婿人家有句順口溜,叫:“找女婿出把戲,三年不出把戲就變成個呆女婿。”
杏梅的丈夫英俊聰穎,只是父母養(yǎng)了六個帶把的男孩,家里窮得叮當(dāng)響,父母就是替每個兒子建一個豬窩買一只母豬也不易,只好把其中兩個兒子做了人家的倒插門。
都說一山容不下兩虎。杏梅結(jié)婚后與丈夫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,兒子長到十二歲時,忍無可忍的丈夫和她離了婚,一個人跑到工地上打工去了,后來與別的女人又成了家。
杏梅心頭比黃蓮還苦三分,她恨父母為什么養(yǎng)這么多女兒?她恨阿娘為什么讓她留在家里?她恨丈夫為什么不能容忍自己的能干,總和自己爭天奪地?幸好兒子乖巧帥氣又聰明,杏梅咬口生姜喝口湯,熬過十幾年后終于看到了曙光。
兒子在大城市里成家立業(yè)后,杏梅的父母也撒手人寰了。兒子要把杏梅接到了城里去,杏梅心里有一百個不舍。后來,把二畝承包田租給人家搞了水產(chǎn)養(yǎng)殖,三分自留地又栽上幾棵樹幾棵竹后,才依依不舍離開空洞洞冷清清的老屋。
杏梅進了城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,后來成了保護動物進了動物園。干了一輩子活的鄉(xiāng)下人閑坐在屋里總覺渾身的不舒服,飯量小了,肚皮卻大了起來。這樣下去不行,我要找活干。雖然杏梅手腳活絡(luò),干活仍風(fēng)風(fēng)火火,可這把年紀(jì)在城里還有啥活可干呢?她想找個保姆干干,可中介公司嫌她年齡偏大,又想做個清潔干,可物業(yè)說現(xiàn)在不差人。杏梅整天歇在屋里快瘋了。
那天,她在電梯里遇到一個拿著鐵耙的老婦,眼睛一亮:“你干啥去的?”她好奇地問。
老婦看上去比杏梅還大幾歲,她打量了杏梅一番,有些局促地回道:“我呀,到地上去舒松舒松筋骨!
原來老婦來自東北,現(xiàn)和杏梅住在一幢樓。老婦說,出小區(qū)往西有一大塊荒地,大概一時不建房,她便開墾了幾分荒地做了個菜園。
老婦邊說著邊搖頭晃腦著,脖子上的粗項鏈也熠熠生輝著。
杏梅望著老婦樸素的衣著,不屑一顧。這老婦真是死要好看,這肯定不是金鏈,而是銅鏈。
還有這等好事?杏梅欣喜地跟著老婦就往西奔。
好大一塊地,足足有一百多畝呢,中間坑坑洼洼還有不少水,簡直是個種菜的絕佳寶地。
杏梅有了活干,換了個人似的又神采奕奕起來。她與老婦同出同進成了一對閨蜜,吃不完的菜倆人就背到菜市場路口去賣,杏梅的生活一下子豐富了起來。
可真是樂極生悲,這地還沒種熟呢,就出事了。
那老婦在地上一個趔趄摔斷了腿骨。
老婦十分痛苦地報了個手機號碼:“這是我兒子的電話,請你快聯(lián)系一下!
杏梅連摁了幾次,可對方仍是忙音。
老婦頹唐地說:“我兒子樣樣好,就是工作太忙!
“我打120吧!”杏梅不忍老婦繼續(xù)痛苦著。
救護車很快來了,杏梅拋下鋤頭鐵耙,拍拍身上的灰塵跟上了車。
“骨折需住院手術(shù)治療,請家屬付款簽字!毙用仿犪t(yī)生這么一講心也慌了,自己身上沒帶錢呀?
正為難時,老婦兒子電話來了。原來他剛才一則在開會,二則又是陌生電話,所以沒有立即接。
杏梅語無倫次地把事情經(jīng)過講述了一遍后,總算一顆懸著的心稍放下了些。
老婦那氣宇軒昂的兒子很快跑進了醫(yī)院,身后還跟著幾個穿職業(yè)裝的年青人。
哇,原來老婦的兒子不是等閑之人也。哇,原來老婦脖子上那根粗項鏈?zhǔn)墙鸬囊病?br />
杏梅想不通老婦家庭條件這般為什么還要去種菜?她又想起了自己,傻笑了起來。
老婦出院了,她對杏梅說,其實我倆都不缺衣少食,只都是來自農(nóng)村,閑不住呢。這下可好,兒子要找保姆服伺我一年半載,我就讓你辛苦些吧,月工資兒子不會少給的。
杏梅一聽當(dāng)然高興,說:“上班就在樓上樓下,天地下也找不到這種好事。”
杏梅整天陪著老婦也就無話不聊了。
杏梅了解到老婦的兒子在這個城市里開了個公司,手下已有好幾十個員工。
杏梅又眼睛一亮,她想起進城前鄰居家拜托她的一件事,替大學(xué)剛畢業(yè)的女兒找一份工作。
于是,她邊幫老婦捶著背邊試探地問了一下。
老婦“呵呵”一笑,道:“你人品好,介紹的人也不會錯,這事包在我身上了。”
老婦兒子知道后苦笑道:“孝順孝順,我只能孝著順著老娘了。不過上次順著她開荒種菜真是我的遇孝了。”
杏梅替鄰居家女兒找到工作之事一傳開,她又成了村上的能人。